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 2024-08-07 17:04   来源: 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及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坚持围绕“四主四市”工作思路,以“强省会”五年行动为主线,以“五大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引领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的主题更加鲜明;我们坚持规划为先,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美丽贵阳的蓝图愈加清晰;我们加强资源要素服务,助力全市经济总体平稳向好,保障发展的成果丰硕喜人;我们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护资源的步伐坚实有力;我们全面深化重点改革,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惠民利企的举措格外暖心。一年来,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同向发力,荣获人社部、自然资源部“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表彰,自然资源部“全国自然资源信访工作业绩突出单位”表彰,贵阳贵安“15分钟生活圈”改革经验做法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推广,并荣获贵州省综合改革示范奖,营商环境考评位列全省前列,自然资源执法工作、卫星应用技术等工作多次获得省自然资源厅通报表扬。

一、2023年工作成效

(一)着力抓好党的建设,政治生态更加向上向好。牢牢把握“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原则”,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全面推进党建“四大工程”,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政治素质考核中排名第一。一是统筹抓好主题教育。组织全系统534名党员、223名团员青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读书班集中学习4次、专题研讨8次、讲党课35次,党员干部“政治三力”持续增强。开展耕地保护等20项重点工作课题调研88次,提出对策建议95项,解决问题44个,有效丰富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全系统查摆问题250余条,建立问题清单,逐一整改销号,提炼形成58项常态化制度,做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二是统筹实施政治忠诚大教育、制度机制大完善、能力素质大提升、精神状态大提振、党建工作大引领“五大行动”。聚焦“两个维护”开展学习培训、理论研讨、实践活动等政治教育,紧盯建章立制实施工作制度“清、废、改、立、行、督”行动,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大学习”“大轮训”“大练兵”,立足素质提升重点整治“慵懒散软浮推”等作风顽疾,锚定党的建设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要求,干部队伍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统筹实施“强基党建”“阳光党建”“智慧党建”“效能党建”四大工程。全面梳理和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打造智慧党建“新窗口”“新模式”“新课堂”,成立党员突击队、攻坚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多下基层、多做调研、多提建议,不断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促进党建工作持续提质增效。

(二)着力抓好规划引领,空间格局更加科学合理全面推进“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现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为贵阳市城乡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一是总体规划高度不断提升。《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从全省、全国、全球三个维度确定贵阳“2+3+3”城市性质,塑造“一核三心多组团”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区域空间结构。市级总体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审批,13个县级总体规划已上报审查,54个乡级总体规划均已启动编制。二是专项规划深度持续增强。聚焦区域协同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统筹推进“一群三带”、黔中综合交通枢纽、阿哈湖流域等84项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创新开展《贵阳贵安中心城(一核三心)分区规划》,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的规划格局。三是详细规划精度进一步落实。以城市设计为引导、风貌管控为重点,建立“5+1”城市风貌全程管控体系,重点强化“一河一道两片”等历史文化及地域景观的保护和利用。聚焦城市开发建设、整治更新、功能升级,完成控规细则审查44个、调规83件,不断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优化空间结构、激发城市活力。

(三)着力抓好要素保障,服务发展更加精准有力。探索土地“储、批、供、用、管、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用地保障。一是构建全用途、全覆盖“大储备”格局,优先储备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全年完成土地储备30696亩,工业用地收储超出高质量考核目标19%。二是将供地率、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土地处置利率,纳入用地报批重要审查内容,严把用地报批关。全年获批建设用地1574.76公顷。三是强化土地供应前瞻性,提前谋划用地报批、规划调整等工作,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全年供应土地653宗、63334亩,完成土地出让收入646亿元。四是充分考虑产业类别、城市设计、风貌管控、用地布局等因素,在保证项目自身特色的同时,因地制宜把握好项目方案审查弹性,切实做到了把资源用好,把政策用足。五是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核查机制,通过用地信息公示、预警提醒等方式,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全程监测监管,确保项目实施与审批、许可内容一致。六是建立建设用地审批事后评估评价机制,将用地情况和审批指标进行对照分析,加强土地利用情况跟踪监测、论证分析,土地利用质效进一步提升。

(四)着力抓好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更加稳固夯实。坚决扛起耕地保护政治责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五项“一票否决”指标全部达到考核要求。一是压实责任抓调度,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协同监管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落实“两图一表”“一斑一人”责任制,将工作目标分解到区域、地块、图斑,建立“市统筹、县推进、乡落实、村协助”工作机制,全面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群众参与”耕地保护工作格局。二是精准谋划抓推进,将耕地保有任务量上调30%进行调度,实现耕地保有量超出“三区三线”保护目标0.73万亩;以异地补划方式拓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渠道,水田面积增加0.07万亩,15度以下耕地增加1.89万亩;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全年入库耕地占补指标0.88万亩,全市指标库实现“扭负转正”。省市县三级累计投入资金2.11亿元,为打赢耕地保护攻坚战提供坚强资金保障。三是深入基层抓督导,派出398车次、712人次下沉到乡镇、村组开展调研、督导、督查,实地督查图斑5806个,抽查50%以上耕地恢复图斑,对20个重点乡镇耕地恢复工作开展“回头看”,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五)着力抓好生态建设,安全屏障更加坚实牢固。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深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加强地灾综合防治,切实维护各类自然资源产权主体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抓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长效监管机制,妥善协调各类空间矛盾,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打造“生态+康养、旅游、种养”等融合发展治理模式,部署“十四五”重点修复任务,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山水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图斑核查2427个,治理275个、299.92公顷。二是抓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完成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变更图斑48491个、面积248648.03亩,启动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顺利接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登记数据,有序推进林地登记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整合率达20%。完成自然保护地、市管河流、市属国有林场等48个重点区域预划登记单元、外业调查工作。全市17894宗、7716.86平方公里集体土地所有权更新汇交至自然资源部,完成宅基地确权登记任务2.75万宗。三是抓细地质灾害隐患防治,落实“四级包保”“双监测”制度,强化高精度商用卫星遥感影像等技术运用,实施在册地灾隐患点全覆盖应急演练,分级分类做好地灾项目储备、申报和实施,持续健全从源头发现到治理消除的全生命周期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全年开展巡排查50余万处(次),建成自动化监测点502处,获批省市项目6个,落实资金2514万元。

(六)着力抓好资源监管,治理效能更加务实高效。实施执法亮剑行动,紧盯督查问题整改,打好土地资源批后监管“组合拳”,营造良好自然资源管理秩序。一是严查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大力实施存量违法用地问题整治专项行动,违法用地整改到位26713.48亩、整改率67.96%,违法占耕面积下降至342.61亩、违法占耕比1.79%,始终保持在问责标准以下。组织安全生产“打非治违”检查3148次,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364宗,没收违法矿产品3.59万吨、罚没款443.52万元。二是抓好督查反馈问题整改,采取统筹调度、实地督导、挂牌督办、约谈提醒、定期通报等措施,整改2023年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208个,4个典型案例项目已全部完成整改,累计整改历年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1322个,整改率82.68%,典型问题已全部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强化土地利用批后监管,编制印发《贵阳贵安推进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土地调查处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一宗一策”“一地一案”分类处置措施,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822.68公顷、处置率33%,高于目标5个百分点;处置闲置土地619.42公顷、处置率37.8%,高于目标19个百分点。建立“土地出让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库”,收集汇总贵阳贵安项目150个,完成首批3个项目化解工作。

(七)着力抓好改革创新,发展动力更加充实强劲。持续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综合改革走深走实,强化全链条、全环节制度创新,不断激发自然资源管理新动能。一是深化存量空间管理制度改革,编制报批《贵阳贵安“标准地”和“混合用地”出让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细化混合用地供应、监管流程,探索新型产业用地与标准地融合管理模式,推进“拿地即拿证”向“拿地即开工”转变。全年标准地出让13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土地转让预告登记制度,制定《贵阳市建设用地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实施办法(试行)》,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二是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成息烽县试点村庄规划编制、成果报批工作,累计登记集体建设用地174宗、房地一体362宗、房屋1193套,为开展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夯实基础。编制《贵阳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023年工作推进方案》,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6宗、36.3亩,出让金500万元。三是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改变“先赎房再过户”传统模式,通过加强业务系统建设、推进登记金融系统融合、优化工作流程、实时共享信息等措施,着力实现登记、贷款、放款、还款无缝衔接,在全省率先实现二手房“带押过户”。已办理“带押过户”业务1093件,占全省总量的80%,贷款金额近7亿元。

(八)着力抓好为民服务,惠民利企更加规范便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精业务服务、做优营商环境、做实长效机制,切实做好惠民利企实事。一是行政审批再提速全链条向园区放权赋能,完成第一批6项行政管理职权下放,“园区事园区办”扎实推进;强化数据互联互通,依托贵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推行一次性告知和承诺容缺办理,核发“一书三证”1045个,审批环节缩减31个,审批时限由法定115个工作日压缩至14个工作日。二是不动产登记再优化,开展数据清理,推进信息共享,推行“一证一码”,实施全程网办抵押登记,探索责任保险机制,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难题。全年受理109.58万件、登簿67.67万件,17个项目实现“交房即交证”,18项登记业务实现即时办结。三是地理信息服务再升级,构建城市更新、山水基因产业服务等10个“智慧规建”应用场景;出台《贵阳贵安遥感影像统筹管理办法》,整合标准地图、影像地图、实景三维、精细模型四类地图,采集生成高精度正射影像852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三维数据3005平方公里,为“城市大脑”提供“一网总览”基础地理数据。四是“15分钟生活圈”再提升,因地制宜打造智慧政务、文商旅融合、文化赋能等41个“15分钟生活圈”,“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等410个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荣获“2022年贵州省优秀改革试点”称号,贵阳经验在《中国发展观察》上向全国推广。

二、2024年工作安排

过去的一年,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规划协调融合不足、耕地保护压力较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生态修复模式创新不够等。我们要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强省会”行动的关键之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落实“四主四市”工作思路,聚焦“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坚持局党委“12345”工作思路,以“五大行动”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之年、改革创新之年、作风转变之年、狠抓落实之年”为统揽,强作风、比担当、抓落实、争一流,奋力实现空间布局更加优化、支撑发展更加精准、保护优先更加到位、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底线更加坚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新篇章贡献自然资源和规划力量。

(一)坚持更高站位加强政治建设。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时刻不忘“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努力构建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进、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夯实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定自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切实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工作成效上狠抓作风转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大业务学习和调查研究力度,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强化教育监督管理,持续推进全局系统作风建设,激励党员干部成长为忠诚、干净、担当,有能力应对复杂局面和任务挑战的行家里手加强廉政建设,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既抓好“关键少数”,也管好“绝大多数”。围绕用地用矿、规划审批、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检查,将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二)坚持更优标准规划空间格局。全面加强“编、审、用、评”全流程管理,完善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逐级传导的“三级三类”规划体系,将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贯穿于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更加有效发挥规划引领作用。高起点“编制”,抓好“黔中综合交通枢纽”“一核三心”及阿哈湖片区等15个专项规划编制;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做好“一河一道两片”等重点区域、重点项目详细规划设计。高标准“审批”,强化“一张图”监督信息系统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推行“市级主导、区级主责、部门协同”详规编管模式,高标准做好各类规划审查审批。高水平“运用”,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促进资源要素聚集、科学布局新兴产业、强化枢纽门户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助推创新发展策源。高质量“评价”,构建“12张底图”管控体系,探索建立规划体检评估、动态监测预警等机制,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执法,切实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

(三)坚持更实举措强化要素保障。聚焦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深入推行土地“储、批、供、用、管、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强化土地资源要素支撑。强化分类储备,按照“大储备”工作思路,收储工业用地0.8万亩、经营性用地1.3万亩,公益设施用地按需足量储备。强化按需报批,坚持“以用定供、以供定批”,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力争新增建设用地获批1万亩以上。强化精准供应,重点围绕房地产领域“三大工程”,优先安排批而未供土地、50亩以下“小地块”出让,力争出让土地1.2万亩。强化科学利用,重点做好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存量、控增量”工作,确保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省级要求。强化动态监管,建立健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加强已供土地开发利用监测监管,高效完成年度变更调查。强化评价应用,跟踪监测土地开发情况,对照分析利用质效,及时处置整改存在问题。

(四)坚持更严要求守牢耕地红线。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全力在“摸、保、提、重、严”上下功夫,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摸家底,综合运用变更调查、遥感监测、实地踏勘、数据共享等手段,充分发挥耕地资源监测系统作用,全面摸清耕地后备资源和永久基本农田家底。保数量,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0.7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194.32万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库总体正数,保持耕地进出平衡“进”大于“出”状态。提质量,科学布局、合理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等项目投入,配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助开展耕地种植用途管制,确保“良田粮用”。重监管,加快出台《贵阳贵安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若干措施》,建立市、县、乡、村、组五级“网格长制”等“人防”机制,依托高分辨率卫片、无人机、高清摄像头等技术手段构建立体化“技防”体系,健全耕地保护奖补机制,严防耕地撂荒和流向其他农用地。严查处,狠抓“违法占耕”查处,加强耕地保护专项督察,确保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和比例均处于问责标准以下。

(五)坚持更准定位做精富矿精开。聚焦产业导向,突出比较优势,围绕“找什么、怎么配、如何管”思路,全力推动磷、铝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着力实施精确探矿,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支持,力争2024年落实省级地勘资金3700万元以上,加快推进省级重点调查区勘查项目;强化市区两级勘查联动,用好用足市级匹配找矿资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强地热等资源勘查。有序推进精准配矿,支持优强企业和平台公司获得新设、已设矿业权,加快市级矿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动“配矿权”向“配矿石、配初级产品”转变;完善矿业权退出机制,坚持“一矿一策”,采取整合整治、淘汰等分类处置方式,开展矿业权清理整顿行动,尽快扭转矿权设置“小、散、弱”现状。科学开展精细管矿,以“双随机、一公开”矿业权实地核查和储量年报等制度为抓手,加强出让合同刚性约束,督促矿业权人履行“边开采、边治理”义务;坚持新设采矿权一律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建设,鼓励生产和在建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改造升级,高质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六)坚持更大力度抓好地灾防治。持续健全从源头发现到治理消除的全生命周期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全方位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强化系统思维,加强与科研院所、技术单位合作,加强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增强全覆盖、无死角巡排查质效;严格落实“四级包保”“双监测”制度,实现隐患点变化“可预测、可预判”;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做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分级治理加快推进已批项目实施。强化避险演练,按照“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做好物资、设备、队伍等常态储备;围绕避险撤离路线、安置场所等关键内容,实施在册地灾隐患点全覆盖应急演练,确保受威胁群众掌握必要识灾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铺天盖地”开展宣传,更大范围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和应对灾害能力。强化值班值守,充分认识值班值守是应急处置的关键一环,牢固树立“值班无小事”理念;不断完善机制、规范流程、细化要求、强化培训,确保值班值守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加大重大节假日和强降雨期间抽查、检查力度,强化值班值守责任落实。

(七)坚持更快速度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综合改革走深走实,强化全链条、全环节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国土空间治理新动能。增强“换”的精度,坚持“以存量换增量”,深化空间复合利用,探索新型产业用地与标准地融合管理模式,系统性盘活历史遗留项目,力争2024年产业项目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强化“放”的深度,持续推进“园区事园区办”,加快第二批10项行政管理职权下放,完善下放权限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监管体系,确保审批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加大“管”的力度,探索运用“15分钟生活圈”“整区打包运营”“连片运营”等市场化运维模式,提升可持续服务能力,挖掘延展特色生活圈品牌形象。稳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计划完成5宗。

(八)坚持更强担当提升服务质效。聚焦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全力打造便民利民、亲清高效的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环境。一是行政审批更加高效,力争“一书三证”平均审批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再压缩50%。其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25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认可证》由4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三是地理信息管理更加智能,持续完善“智慧规建”应用场景;深入贯彻“数字活市”战略,深化“多测合一”改革成效,推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机制。二是不动产登记更加便捷,推行“极简审批”“跨域通办”“不见面审批”等智慧化服务,深化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现存量房转移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

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228